微軟總裁施博德談人工智能倫理:可信賴開發是關鍵

微軟總裁施博德談人工智能倫理:可信賴開發是關鍵
2018年07月10日 04:41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7月10日早間消息,昨天,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未來基石-人工智能的社會倫理和角色”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主持,并邀請微軟公司總裁施博德(BradSmith)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就相關問題展開了交流和對話。

盧邁秘書長、施博德(BradSmith)和薛瀾現場對話盧邁秘書長、施博德(BradSmith)和薛瀾現場對話

  當前,針對人工智能的興起存在兩種看法,一種是“熱情擁抱論”,另一種是“人工智能威脅論”。對于如何看待這兩種看法,微軟公司總裁施博德(BradSmith)認為,人工智能的興起會對就業崗位產生一定影響,有工作崗位會消失,也會有新的工作崗位被創造出來,最重要的是人們能夠掌握新的技能,培養終身學習、持續學習的觀念。薛瀾表示,科技發展會不會對人類生存產生威脅,取決于能不能有適應性的治理方式來應對。面對人工智能發展,我們應該熱情地握手、謹慎地擁抱。

  談到人工智能會給政治、經濟、社會帶來的機遇和好處,施博德(BradSmith)表示,人工智能能幫助我們解決人類現在面臨最大的一些挑戰,比如精準醫療,精準農業等。在微軟,有一個AlforEarth的項目,將人工智能和氣候變化、節約水源、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事業結合起來,發展環境科學。對此,薛瀾表示贊同,他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給發展中國家、貧困山區和很多鄉村的老百姓帶來巨大的福利,尤其是在醫療方面。

  在人們還在感受人工智能對人類傳統思維巨大沖擊時,微軟從企業的角度,提出了開發人工智能的六項基本原則。提及微軟背后的思考,施博德(BradSmith)表示,微軟提出的人工智能的六項基本準則——公平、可靠與安全、隱私與保密、包容、透明、負責,是為了確保人工智能能夠以一種合乎倫理的方式得以使用。微軟認為,要設計出可信賴的人工智能,必須采取體現道德原則的解決方案,在賦予計算機更大力量的同時,也需要用社會倫理來引導它。薛瀾表示,未來人工智能需要一套信息治理機制,在使用信息和保護隱私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而這其中公司的責任非常關鍵。像微軟提出的六項原則,可以適用到更多公司,跨界的治理機制需要盡快推進。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因此,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合作成為必然趨勢。施博德(BradSmith)表示,微軟希望普及人工智能全民化,讓每一人、每一組織都能從人工智能獲益。具體而言,就是把不同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獨立的微軟認知服務API提供給開發者,比如說語音、自然語言翻譯、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任何一個客戶都可以通過許可安排使用他們想要的API,然后開發自己的人工智能產品或者服務,真正地讓人工智能落地到每一個行業,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的大融合。

  面對新一輪技術帶來的巨大變化和沖擊,人工智能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在技術而在于設計、開發和使用技術的人。建立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的原則、政策和法律是全社會和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需要政府、學界、企業等各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努力。(辛苓)

人工智能微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來電聊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