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謝孟歡 每經編輯 楊歡
今年的“中興事件”讓我國信息產業備受關注,也讓信息安全、網絡安全上升為全民話題。
如何確保網絡安全?9月17日,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在成都啟幕。在這場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發表了題為“我國網信領域的若干創新”的演講。在他看來,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脈”,“實現網絡安全,要盡可能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避免處于被動地位”。
倪光南表示,掌握核心技術,就是要實現對國外軟硬件的國產化替代,而這也是當前中國網絡信息領域發展面臨的瓶頸,“網信領域具有高壟斷性,新進入市場的國產軟硬件如果不能打破壟斷,就沒法實現替代”。
未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形態興起,網絡產業發展的同時,網絡安全也愈發重要。倪光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更多網絡空間安全的需求,也是網信產業發展的又一機遇?!?/p>
以國產化替代實現“安全可控”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边@是國家一直強調網絡安全的關鍵所在。
倪光南表示:“實踐證明,如果在網絡安全空間不能實現自主可控的話,將有很大的風險?!睋Q句話說,只要不是自己可以實現完全自主可控,就有隨時被“黑”的可能性。
如何實現網絡安全的自主可控,在倪光南看來,掌握核心技術,就是要實現對國外軟硬件的國產化替代?!氨倍沸l星導航系統逐步替代GPS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過十多年的努力,這一替代得以進行,而且替代得越來越好?!蹦吖饽吓e例說。
而未來,國產化替代也將成為我國網信領域的新常態。
在論壇現場,倪光南也介紹了四個正在進行的國產化替代軟硬件的運作情況,分別是“國產桌面體系替代Wintel體系”、“高端服務器和數據庫替代IOE”、“國產ERP替代SEP ERP”以及“國產工控實時操作體系的替代”。
在倪光南看來,當前國內的很多軟硬件從技術條件上已經達到了“可用”甚至“好用”的階段,但實現替代化也并非一日之功,“不是說有技術就可以了,還要有很多宏觀與微觀的條件,比如在市場的擴張推廣方面,有很長的路要走”。
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倪光南也表示“比如國產桌面體系的替代,可以先從政府入手,系統化地改變桌面應用,但是在廣大網民之中推廣,過程就會比較緩慢”。
網安需求提升促進產業發展
網絡安全的發展也是一場持久戰。
此前,倪光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安全角度來講,我們目前為止沒有一種措施或一項技術是可以抵御所有可能發生的網絡安全風險,網絡安全工作一直處于不斷攻和不斷防的階段當中,意味著我們將會隨時面臨和應對新的風險?!斑@就要求我們不斷加強完善網絡安全方面的技術和措施。”倪光南強調。
換個角度來看,網絡安全要求提升了,對于關鍵核心技術的要求也在提升,對于企業而言,這也意味著更多的發展機遇。
“以前總是講發展是硬道理,其實安全也是硬道理,產業的發展意味著更多企業能夠進入到產業鏈高端,對于網絡安全產業進步是機遇。而反過來,增加的網絡空間安全需求,也是網絡產業發展的機遇?!蹦吖饽媳硎?。
從數據來看,2017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的整體收入規模是400多億元,而美國最大安全公司一家收入就達到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差不多400億元。這意味著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的規模還不大,企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下一步,企業在科技高端、關鍵技術高端的提升,也將是網信產業發展的突破口?!蹦吖饽险f。
具體到城市而言,他建議要把握好優勢,“比如成都的電子信息產業優勢、人才高校的優勢,成都一定要視為機遇,提升網絡安全產業發展”。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